中新社福州12月11日電 題:福建長?。杭t色土壤上掀起“綠色革命”
作者 劉文文
“四周山嶺,盡是一片紅色。樹木,很少看到!在那里不聞蟲聲,不見鼠跡,不投棲息的飛鳥,只有凄慘靜寂,永伴著被毀滅的山靈?!?/p>
這描述的是1940年地處南方丘陵紅壤區(qū)的福建省長汀縣水土流失的情況。惡劣的生態(tài)下,長汀人民過著窮困潦倒的日子?!扒缛欤瑝m滿面,雨三天,泥滿田,水淹火烤到哪年?”民謠是當(dāng)?shù)厝嗣裆畹恼鎸崒懻铡?/p>
面對嚴(yán)重的水土流失,長汀人與之進(jìn)行了一場漫長而艱難的較量。
咬定荒山不放松——昔日“難坑”成“富谷”
小橋、流水、亭榭、廣場……長汀縣策武鎮(zhèn)南坑村既保持了田園風(fēng)光,又不失小城的幽雅韻味。誰能想到,20多年前,南坑還是“難坑”。
因大量的水土流失,整村巖石裸露、荒山連片、土地貧瘠,南坑村也因此有了“難坑”之稱。
中新社發(fā) 龍巖市委宣傳部 供圖 " src="http://i2.chinanews.com.cn/simg/cmshd/2021/12/11/af3ebb103dde4267bbd51f18101ed659.jpg" style="border: px solid #000000;" title="圖為1984年的長汀河田朱溪原貌。(資料圖片)
圖為1984年的長汀河田朱溪原貌。(資料圖片) 中新社發(fā) 龍巖市委宣傳部 供圖標(biāo)簽:
Copyright © 2015-2022 華中經(jīng)營網(wǎng)版權(quán)所有 備案號:京ICP備12018864號-26 聯(lián)系郵箱:2 913 236 @qq.com